2016年度“互联网+文化”创新型服务平台  国声智库
中华之窗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题文章 >

CTA学术沙龙2019年第3期丨国民休闲行为和带薪年休假制度研讨

来源:搜狐新闻    作者:    时间:2019-09-23 19:56

2019年2月15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举办2019年第3期CTA学术沙龙,沙龙主题为“国民休闲行为和带薪年休假制度研讨”。本期沙龙由区域所副所长吴丰林副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受邀参加了会议,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研究员、李雪博士及部分研究人员、博士后参加了研讨。

主讲人简介:

黄璜,经济学博士、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民休闲、老年旅游。主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纵向研究课题1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对话嘉宾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唐晓云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吴丰林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内容概要:

结合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休闲发展年度报告》,研讨我国国民休闲时间、空间和活动的演变规律,分析制约我国国民休闲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其中,抓住带薪年休假制度这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在国际视野中研究我国带薪年休假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并提出推动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政策建议。

精彩再现:

黄璜:首先对国民休闲问题进行简单的一个探讨,然后抓住国民休闲里面的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政策进行相关分析。

一、什么是休闲?休闲时间如何定义?

对于“休闲”,我们主要是从时间的角度来界定。城乡居民一天24小时的时间大致可分为工作时间、家务劳动时间、个人护理时间、休闲时间。但是,对于餐饮、购物、体育、教育、志愿服务等具体活动来说,不同的人对于其是否是休闲活动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休闲的核心是自由选择,因为自由选择增进居民福利。从国民的整体水平来看,我们能够自由选择的时间越多,自由选择的活动在我们所有活动里面的比重越大,我们的福利水平就越高。其次,全域旅游与国民休闲具有一定的关系。传统旅游是指景区旅游,全域旅游体现了空间全覆盖,超出了传统旅游概念和统计范围。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旅游3.7次(含国内和出境旅游),如果考虑到全域旅游类型,如社区休闲(主客共享)、郊野游憩(开放式景区)、康养旅居(主客转换)等,可能超过这个数据。所以从全域旅游的角度,通过分析国民休闲,有利于我们从时间层面,全时间覆盖的层面,来研究全空间覆盖的全域旅游。因为所有活动都有时间和空间属性,从国民休闲的视角,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全域旅游。为深入研究国民休闲,从2012年至今,区域所年年进行持续性的大规模的城乡居民休闲行为调查。主要包括三个层面:有多少休闲时间?休闲时间的空间范围在哪?休闲时间在干什么(休闲活动)?

二、中国居民休闲时间特征与城镇居民休闲时间特征

以2017年为例,中国一个典型的城镇居民在工作日有2.9个小时的休闲时间,周末有5.45个小时,节假日有6.49个小时。随着工作日到周末到节假日,城镇居民的休闲时间,每天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的数量在增加。中国城镇居民2017年有1407个小时可以自由支配。但是从2012到2017年中国城镇居民每年总的可支配的休闲时间总量在不断减少。一个典型的中国城镇居民的休闲时间总量从2012年的1774个小时减少到了2017年的1407个小时。农村居民休闲时间。农村居民也呈现了同样的发展趋势。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居民的休闲时间总量从2012年的1766个小时减少到了2017年的1441个小时。通过调查,发现中国城乡居民在这将近十年的时间内,实际上是越来越忙,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相应的城乡居民的工作时间在不断的增加。城乡居民工作时间。发达国家劳动者工作时间随社会发展而持续减少。从1979至2016年,OECD国家全职劳动者的年工作时间总量从1935小时下降到了1764个小时。其中,2016年德国、法国全职劳动者工作时间仅为1363和1472小时。2012至2017年我国城镇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显著增加,日均工作时间从2012年的8.13小时增加到2017年的8.23小时,相应地年工作时间从1968小时增加到1992小时。农村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则稳定在较高水平。我国农村劳动者年劳动时间从2012年的2502小时略微减少到2017年的2495小时,显著多于城镇劳动者。不同人群休闲时间特征。发达国家普遍是男性居民休闲时间多于女性。在中国城镇居民中,男性休闲时间多于女性,与发达国家规律一致。但是农村居民中男性休闲时间少于女性。原因是城镇女性居民需要工作和承担家务劳动,而很多农村女性只需承担家务劳动。从年龄来看城乡居民的休闲时间,总体上随年龄增加呈现出U型分布,30-44岁的居民休闲时间最少。家务劳动和工作事业的双重压力重合。城镇居民的休闲时间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工作日的休闲时间随收入增加而增加,说明是技术密集型劳动,不是简单的工作量多劳多得。周末休闲时间随收入增加而增加,说明可以用收入替代家务劳动。农村居民农忙时休闲时间随收入增加而减少,与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关。农村居民农闲时的休闲时间也随收入增加而增加。

三、中国居民休闲空间特征与城乡居民休闲空间总体特征

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加,休闲的半径在扩大,城镇居民随着休闲时间增加会跑到很远的地方;农村居民的休闲空间半径对于休闲时间的增加并不是特别敏感,无论农忙还是农闲,休闲空间半径都集中在离家两公里以内。制约城市居民休闲提升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休闲时间过少,农村居民则是收入、观念、设施配套等问题。城乡居民休闲空间纵向对比。2012至2017年间,城镇居民的户外休闲比重持续增加,休闲空间范围不断扩大,远距离休闲(离家10公里以上)比重增长迅速。旅游景区和城市郊野成为城镇居民的重要休闲空间。农村居民的休闲空间主要局限于家庭内部,但近年来户外休闲比重不断增加,远距离休闲进入快速增长期。农村居民农忙时节户外休闲比重从2012年的26.9%上升到2017年的34.8%,农闲时节户外休闲比重从2012年的42.4%上升到2017年的46.5%。值得重视的是,农村居民远距离休闲比重长期低于2%,但近两年开始快速增长,特别是农闲时节远距离休闲比重从2015年的2.0%猛增到2017年的8.2%。随着私家车进入农户,旅游和城市休闲成为农村居民的重要休闲方式。不同人群居民休闲空间特征。女性的休闲半径总体小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居民的休闲半径在缩短,但在退休后又反弹,呈U型分布。中青年随着家务劳动增加,工作压力加大、休闲时间减少、身体机能衰退,休闲空间在减小。但是退休后休闲时间突然增加,可以选择喜爱的休闲活动,休闲空间又扩大。学历越高的居民休闲空间越大,对于休闲产品的品质有更高的需求,也有更强的消费能力。品质越高的休闲产品,市场覆盖范围越大,离家也就越远。随着收入增加,居民的休闲空间范围也在扩大。能够支付更多的休闲交通成本;其次,一般而言,市场定位越高的休闲产品市场覆盖范围越大,离家也就越远。

四、中国居民休闲内容特征与城乡居民休闲内容总体特征

中国居民的休闲活动内容大致分为五类,一是旅游,包括异地旅游和市内远距离的景区景点旅游,二是休闲商业类活动,三是文化类的休闲活动,四是体育健身,五是家庭内部休闲。城镇和农村居民在工作日、周末、节假日以及农忙和农闲时间他们的休闲内容的构成。城镇居民工作日很少旅游,周末、节假日旅游最多。农民无论农忙农闲,很少人旅游。城镇居民商业类休闲在工作日也相对少。在周末有一个提升,到节假日又少了。文化类休闲工作日少,周末有微弱的提升,到节假日又少了。而体育健身主要集中在工作日,然后在周末和节假日,又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可见,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加,城镇居民更愿意到更远的地方,获取一种差异化的景观和旅游产品。农民大部分人都是在家里看电视、聊天、打麻将等。我们可以将这些活动称为消极休闲活动。城乡二元化非常严重,城镇居民按照时间波动很有规律,农民总体来说处于一个低水平的休闲状态。城乡居民休闲内容纵向对比。2012至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比重持续增加,文化娱乐、体育健身、餐饮购物比重相对稳定,家庭休闲比重不断降低。城镇居民的休闲活动正在从“消极”向“积极”转变,休闲活动带来的消费、养生、健康、文化、社交、教育等经济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增强。农村:我国农村居民选择旅游的比重快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参加户外文化体育活动。2012至2017年,农村居民选择旅游作为休闲活动的比重有所增加,农村居民休闲也在向“积极”方向转变,农忙时体育健身、农闲时旅游购物开始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休闲活动多样性和休闲消费能力仍显不足。不同人群休闲内容特征。女性的餐饮购物需求明显高于男性,而男性比女性更多选择文化娱乐。随着年龄增长,城镇居民选择旅游和体育健身的居民比例不断增加。而对农村居民来看,年龄越大越倾向于选择居家休闲。高收入人群选择旅游和体育健身的比重较高。

五、现阶段国民休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休闲时间较少是制约休闲质量提升首要因素。导致我国与发达国家居民年休闲时间总量差距的原因包括以下两大方面:工作时间挤占休闲时间。家务劳动挤占休闲时间。实际享受带薪年休假天数较少。(2)缺乏完善国民休闲空间系统。首先,社区休闲空间严重不足。其次,郊野空间缺乏可进入性。第三,旅游景区未充分发挥休闲功能。(3)国民休闲制度框架体系有待改进。首先,节假日休闲过于集中。其次,节假日碎片化严重。第三,国民休闲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最后,休闲设施规划设计缺乏公众参与和需求调查。

六、国民休闲水平提升政策建议

(1)增加国民休闲时间总量。落实《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法规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劳动者在劳资关系中地位。(2)构建国民休闲空间体系。合理规划社区居住空间和休闲空间,增强土地多功能使用程度,提供多样化休闲设施和服务,实现“闲住平衡”。增强城乡郊野空间可进入性。增强旅游景区的开放性和休闲功能,兼顾异地旅游者观光需求和本地居民休闲需求,鼓励旅游业与休闲产业融合发展。(3)建立国民休闲发展顶层设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更加重视休闲游憩内容,将休闲规划内容纳入“多规合一”框架。各级政府应从居民休闲需求出发,整合各部门和各类型休闲资源,编制休闲游憩发展总体规划,统一规划和开发各种层次休闲空间,统一配套和布局各种类型休闲设施。(4)进一步优化节假日结构。在带薪年休假落实率达到较高水平时,可以研究增加带薪年休假法定天数。鼓励职工根据个人喜好错峰休假。鼓励推行中小学春假秋假制度。参考发达国家经验,鼓励职工一次性休完带薪年休假。

嘉宾观点

魏翔:社科院和研究院都是做政策研究。以数据和分析模型来分析是一种方法,虽然黄博士用图片不是专业地图,但是我对他讲的内容记忆深刻。2012年到2017年的数据,黄博士把这些数据用表格的形式呈现,无论内行还是外行,都明白他的数据和报告内容。

      从学术角度,黄博士从时间角度来界定休闲,又通过地理空间角度界定。黄博士的界定需要区分休闲时间和闲暇时间,跟翻译有一定关系。休闲作为利润产品最好的翻译是闲暇时间,休闲时间它不包括家务和护理时间,但是闲暇时间是包括的。

这些数据相当珍贵。发论文或者写报告的时候,关键是要把内容和取样标准交代清楚。因为这些数据和我们所看到的其他一些调查数据所反映的趋势不一样,这个正是本数据的价值所在。

旅游研究和休闲研究,能不能进入主流?地理学、经济学、旅游学只有进入主流,然后才能成为研究的主流。第一个,工作闲暇时间的替代,实质上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劳动供给问题。劳动供给问题以及菲利普斯曲线,就是 “工作-闲暇选择”的结果。第二个,宏观经济学里边有一个RBC理论,就是真实经济周期,其核心观点是闲暇的跨期替代。那么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休闲时间和闲暇时间是整个经济学的建模中的一部分,对经济学研究意义非凡。

另一个是旅游实质的问题。如果我们愿意为整个旅游经济建模的话,旅游首先要进入人力资本的积累路径,然后才是考量能不能影响经济增长,能不能影响消费?能不能影响就业?

黄璜:旅游怎么进入经济学的主流?其实tourism和travel的界限在模糊。从经济学来理解旅游可能推导出旅游的一个新定义,但客观上传统的旅游的概念是在扩大,传统的旅游指通过旅行社去景区的游客,后来有了散客,其实现在我们的旅游已经完全不是传统的旅游了,特别是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

唐晓云:刚才魏教授提到休闲研究最早从社会学开始,我们知道经济学关注效率,但社会学关注的是社会公平与人的发展。无论是从宏观视角将休闲直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来研究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也好,还是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休闲对人力资本提升,再去促进经济增长也好,本质上是去探索休闲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所以,这也让我们去思考,我们研究国民休闲的逻辑起点是什么?我们研究目标是什么?我们的基础理论支撑又是什么?围绕我们的目标,我们对当前国民休闲的判断是什么,我们的政策设计方向又是什么?从研究院的角度,我们去研究国民休闲,不仅是要从理论层面阐述清楚国民休闲是什么、为什么,更要从日益增长的国民休闲需求视角、从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向往的视角,去推动形成更有效率、更有质量的休闲服务,去推动国民休闲愿望的实现和休闲质量的提升。

      刚才大家提到休闲和旅游定义以及范围的问题。从技术定义来,旅游是离开惯常环境一定距离、一定时间,以旅游为动机的活动。旅游和休闲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旅游中包含了商务会展等活动,但休闲中不包括,而居民在家门口看球赛是休闲而不是旅游,但到异地看球赛就成旅游了。研究要更关注怎么样通过休闲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制度设计完善休闲时间、设施和服务,形成一个更好的旅游和休闲供给。刚才大家讨论到,在农村休闲和城市休闲的二元化问题,农村居民的休闲活动很难通过时间变量来调节,甚至已经影响到了社会公平,那么有什么方式能促进和提升农村休闲,就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寻求政策突破来改善这些状况。

吴丰林:中国的休闲制度还是任重道远。从需求这个角度,旅游活动不断被需要,休闲其实也是具有相似性。从供给角度,最大的短板是时间不足。从设计角度,就是空间城市规划、社区规划的不足,休闲没有被充分考虑。因而从几个方面共同制约,休闲需求再旺盛,休闲供给永远跟不上。关于带薪休假,中国计划经济的手段还有一定影响。至于旅游和休闲的这个概念辨识,休闲相对旅游来说,更加贴近主流的经济学的这个范畴角度。研究院区域所是从地理学视角研究旅游,然后研究国民休闲,强调已经走出家门去旅游、去休闲的活动行为。